發布時間:2025-08-18
瀏覽次數:34次
通讀全書后,第五章“積善行、思利他”最令我共鳴:利他并非高調慈善,而是把他人與企業的長期利益放在決策的天平上。我身處開關柜等電氣制造行業,產品安全決定客戶生命財產,更需要把“善”做成系統能力。
結合本書,我覺得我的工作可立即落地的三點建議:
把“利他”寫進制度——修訂《員工手冊》,將“零缺陷交付、主動預警隱患”列為善行典型,與晉升、積分掛鉤,讓好人不吃虧。
把“善行”做成流程——生產、質檢、售后共用一張“利他風險卡”,任何人發現潛在異常,可越級直報,24小時內HR與質量部聯合復盤,既保護報告人也獎勵團隊。
把“思利他”嵌入培訓——新員工第一課請來老工匠分享真實案例,用身邊故事固化“對別人好就是對自己好”的價值觀。
當制度、流程、培訓都指向“積善行”,我們的產品就不只是送電設備,而是一張張寫著“安全承諾”的名片。我們部門將持續用數據跟蹤善行積分與客戶投訴率的負相關曲線,讓利他真正轉化為企業的長期競爭力。(安瀾:李學慧)